dongsanguo@126.com 010-6543-6703
  

裴松之《三国志注》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学著作,位列古代四大名“注”之首,也是陈寿《三国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裴注产生以来就有学者对之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或阐释,主要涉及裴注的具体史事内容考证,裴注所引史料、体例、种类考辨,注史体例评价,裴松之及其思想综合研究等,可谓硕果累累,但多属于静态性描述或评价。实际上,裴注是一部承载多方面信息的重要文献,对之的释读可以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动态的考察,如从文史分野的发展及时代特点对之所具有的影响角度探讨,就别有一番“天地”。在裴松之看来,陈寿对三国历史的记载并没有真正地反映其内涵,而这种对内涵的反映往往是通过生活细节来表现的。客观地讲,通过文学化手法再现历史,正是陈寿《三国志》所缺乏的东西,也是裴松之补注繁富的根本所在,同时还是裴松之作注的根本原因。



  • 卷一·魏书一·武帝纪
  • 卷二·魏书二·文帝纪
  • 卷三·魏书三·明帝纪
  • 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
  • 卷五·魏书五·后妃传
  • 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
  • 卷七·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
  • 卷八·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
  • 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
  • 卷十·魏书十·荀彧荀攸贾诩传
  • 卷十一·魏书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传
  • 卷十二·魏书十二·崔毛徐司马传
  • 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
  • 卷十四·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
  • 卷十五·魏书十五·刘司马梁张温传
  • 卷十六·魏书十六·任苏杜郑仓传
  • 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
  • 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庞传
  • 卷十九·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
  • 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
  • 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傅传
  • 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桓二卢传
  • 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和常裴传
  • 卷二十四·魏书二十四·韩崔王传
  • 卷二十五·魏书二十五·辛毗堂隆传
  • 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满田牵郭传
  • 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
  • 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王毌诸钟传
  • 卷二十九·魏书二十九·方技传
  • 卷三十·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
  • 卷三十一·蜀书一·刘二牧传
  • 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
  • 卷三十三·蜀书三·后主传
  • 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
  • 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
  • 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
  • 卷三十七·蜀书七·庞统法正传
  • 卷三十八·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
  • 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
  • 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传
  • 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费传
  • 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杜尹李谯郤传
  • 卷四十三·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
  • 卷四十四·蜀书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
  • 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
  • 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
  • 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
  • 卷四十九·吴书四·刘繇太史慈传
  • 卷五十·吴书五·妃嫔传
  • 卷五十一·吴书六·宗室传
  • 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
  • 卷五十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
  • 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
  • 卷五十五·吴书十·程陈甘徐潘丁传
  • 卷五十六·吴书十一·朱治朱然吕范朱恒传
  • 卷五十七·吴书十二·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 卷五十八·吴书十三·陆逊传
  • 卷五十九·吴书十四·吴主五子传
  • 卷六十·吴书十五·贺全吕周锺离传
  • 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濬陆凯传
  • 卷六十二·吴书十七·是仪胡综传
  • 卷六十三·吴书十八·吴赵达传
  • 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 卷六十五·吴书二十·王楼贺韦华传
  • 上三国志注表
  • 相关链接(日)
  • 三国志学会
  • 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 第三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国际论坛

          --《三国演义》研究与三国文化旅游(诸葛亮)

    2019年03月30日

  • 第二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

    2018年04月01日

  • 第一届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发展研讨会

    2017年04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