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侯墓祠匾联集注》
郭清华 侯素柏 编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25年3月
郭清华与侯素柏合作编著的《中国武侯墓祠匾联集注》,历时三年编辑校改,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25年3月正式出版,全书三十章,附文两篇,共计1517千字,有彩色图版79幅,黑白图片300余幅,1/16开本,1230页,上、下集装订,定价218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写《序》。一版印数3300套,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具影响力人物,他的忠君爱国、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聪明才智,汇聚了华夏所有传统美德,形成了文化核心体系,影响了古往今来社会各阶层,成为思想道德文化的形象大师进入了世界名人。他的思想文化、人格魅力被历朝历代官方与民间普遍尊崇敬仰而效法,代代传播,经久不衰,有口皆碑。纪念他的祠庙遍布中华大地,历经多次维修重建,成为各级人民政府的保护单位,更是各界人士怀古钦英游览观光的场所。
笔者是汉中勉县人,早年就读于中科院考古专业,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从事文物考古与三国文化研究五十年,尤其对诸葛亮文化及其后裔研究情有独钟,多次实地考察诸葛亮北伐路线与全国武侯祠庙和遗址、遗迹,掌握了大量资料,发表相关文章千余篇;87年以来,编著出版了《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武侯墓祠匾联集注》《诸葛亮名言集解》《诸葛亮后裔》《三国成语典故》《定军山下论三国》《三国风云定军山》等专著十余本;1982年联络发起“川陕鄂诸葛亮研究联会”,经过四十多年滚动发展,形成为“全国诸葛亮研究联会”学术团体;1992年,在调研基础上,撰写了《诸葛亮后裔今何在》文章,与新华社联手,同年11月两次刊发报道,被国内外百余家媒体转载,产生了轰动效应,使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成为中外知名的旅游胜地;1993年,与侯素柏编著了《诸葛亮与中国武侯祠》,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书中首次绘制了《全国武侯墓祠遗迹分布示意图》,介绍了已知8个省11个武侯墓祠,42处遗址,深受读者喜爱,1999年修订后,多次再版。同时还编著出版了《诸葛亮后裔之谜》;2005年,被中央电视台聘为“顾问与访谈专家”,采访拍摄了相关专题片近四十部。在后来实地考察和资料中,发现了一批鲜为人知的武侯祠庙。
武侯墓祠庙匾额与楹联数量众多,书法各异,寓意深刻,十分醒目,具有深层文化内涵,堪称文物古迹精髓,展示了解诸葛亮思想文化与人格魅力,能够启智育人,启发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助于社会风化,传播弘扬民族文化,对教育青少年具有深远意义。
以前编著出版的《武侯墓祠匾联集注》,仅限勉县武侯墓祠,虽多次再版,内容却单调。
为系统介绍全国各地武侯祠庙古迹文物,详细注释所有墓祠庙的匾额与楹联,并将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追封加爵与相关《祭文》、自古至今对诸葛亮的评价、现存各地的诸葛亮遗址、遗迹与文物,特别是诸葛亮思想文化的内涵与形成基因、诸葛亮肖像形象、诸葛亮后裔现状一并研究介绍,会很有传播价值,这是编著本专著的初衷,也是以匾联集注为主,定书名为《中国武侯墓祠匾联集注》的原因。本书基本内容如下:
一、从第一章《中国独有的武侯墓》,到第二十二章《中国台湾南投县的孔明庙》,逐一介绍了中国大地与台湾省在内62个武侯墓、祠、庙历史沿革与古迹文物遗存概况,首次将广东省境内24个武侯祠庙收录;首次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阳朔县、江西上饶市、江苏常州金坛区儒林镇、浙江温州、瑞安诸葛后裔来龙去脉与武侯祠庙的活动情况。
在全国各地武侯墓祠庙中,匾额楹联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底蕴相当深厚,意义非凡。本书对悬挂的、馆藏的、史志资料记载的古今文人题书、补书匾额450方、楹联738幅都逐一进行注释,用通俗语言解读具体内容,读者会一目了然。对于匾额、楹联中出现的题书者、补书者都逐一生平简介。匾额、楹联出现的成语典故、地名、山、水、历史事件、冷僻词、字与人物,引经据典注释,用白话文解读,让读者能理解其中涵义,了解诸葛亮功德业绩与崇高思想道德文化,见证诸葛亮在中华民族的地位与影响,使读者受到感悟而心领神会学习传承,发扬光大。还有助于武侯祠庙讲解员向游客准确解说古迹文物与匾额楹联,让游客能够在游览观光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第二十三章《关于山西临猗县武侯墓祠与诸葛京内移河东研究》,详细介绍诸葛亮唯一的孙子诸葛京在蜀汉灭亡后携家眷于“咸熙元年内移河东”,具体在哪里安家不得而知,后来被晋武帝司马炎“随才署吏”做了“郿令”,又因功升为“广州刺史”,从此再没有史料记载而被史学界淡忘。2020年3月,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诸葛亮研究会”与笔者联系,说该县天兴村历史上有武侯墓、武侯祠和诸葛祖墓,地方史志资料都有记载,毁于建国初年,他们准备恢复修建,特邀笔者研究论证实地考察,以便规划设计恢复。笔者认真研究了相关史志资料,同年11月还应邀实地考察,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座谈,认定临猗县天兴村就是诸葛京“内移河东”居住地,这里的武侯墓、武侯祠、诸葛祖墓是诸葛京为纪念先祖所为,而山西临猗县天兴村就是所有诸葛亮后裔的发祥地,至今浙江省兰溪市、温州市、瑞安市、建德市、龙游县、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阳朔县、江西省上饶市、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儒林镇等地四万多诸葛后裔都是诸葛京嫡传后人。这一定位性论证,在2021年4月笔者特邀全国诸葛亮研究联会主要成员单位与诸葛后裔负责人赴运城市实地考察座谈得到认可,这些资料首次公布,将填补诸葛京“内移河东”后的相关历史资料空白,肯定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首次辑录了自后主刘禅建兴十二年(234)安葬诸葛亮时所御书的《诏策》祭文,到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学士为诸葛亮题写的《祭文》26篇,进行了逐句解释,随文附在所在的墓、祠之中,使其内容更加完善。这些《祭文》对诸葛亮忠君爱国、勤政为民、廉洁自律、聪明才智、功德业绩、高尚品质、人格魅力都有高度评价。
四、除介绍全国的武侯墓祠庙之外,第二十四章《与诸葛亮有关的遗址、遗迹、文物》首次就现存全国各地的武侯遗址遗迹与相关文物200余处,逐一进行介绍,有的还附了照片。
五、为了使读者能系统了解诸葛亮功德业绩与深远影响,第一章《中国独有的武侯墓》第四节介绍了《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追封加爵》;第二十六章详细介绍了《诸葛亮忠君爱国勤政廉洁思想对当朝与后世的影响》;第二十七章中详细介绍了《历朝历代对诸葛亮的评价》;第二十八章介绍了《浅谈诸葛亮的肖像形象》,为的是让读者了解各个时期诸葛亮真实形象;第二十九章《论诸葛亮思想文化的内涵》,以及第三十章《论诸葛亮思想文化的形成基因》,集中论证阐述了诸葛亮思想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以及形成的因果关系。
六、就古迹文物中发现的相关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文博考古与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的知识积累,都提出了观点见解。例如:第二十一章《广东一带多有武侯庙的原因是什么》进行了分析解答;对匾文、联文中明显与历史资料不符的地方、讲解员对匾额、楹联读音有误或是理解偏颇的地方、古迹文物中纪年明显有问题的地方等,始终以历史资料为依据辨伪存真,用文物考古的思维看问题,逐一进行了纠错或者补遗,在这些地方都有特殊的说明与阐述。
本书附文中,还图文并茂地详细介绍了《全国诸葛亮研究联会的形成与历届活动概况》,让世人全面了解“全国诸葛亮研究联会”的形成与四十年来每一届活动情况及社会影响力。与此同时,还简介了笔者利用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平台宣传介绍三国历史文化的概况。
愿《中国武侯墓祠匾联集注》的出版发行,能够为弘扬、传承三国历史文化添砖加瓦,让世人全面了解诸葛亮思想文化内涵与高尚品质,为文博单位以及专家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
希望全国学术界朋友、各武侯祠庙文博单位、诸葛亮后裔、大专院校、相关科研单位,以及广大读者能够关心支持,有需要该书的,请与本人联系。
郭清华 2025年3月28日于定军山下
联系电话(微信):13060462669
资料来源:郭清华提供
收录时间:2025年03月31日
责任编辑:北京唐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