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曹操、曹丕、刘备、诸葛亮、孙权、司马懿等6位三国英雄人物情感世界的研究新著,从情感切入,搜罗他们哭泣的次数、去世前的言行举止、妻妾的多少和前后不同对待的态度、与子女的关系、与兄弟和友人的相处情况等资料加以解析,进行同类量化的对比认识,揭示出三国英雄人物复杂多变的性格。本书角度独特,研究方法新颖,填补了史书、史学对人物情感研究的空白,能使三国人物更丰满、更鲜活,使人们对他们有了崭新和全面的认知。本书考证严谨,且可读性强,既有益又有趣,对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三国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成都建设三国文化发展高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积极意义。
章节目录:
曹操
曹操14次哭泣的情感透视
一 哭泣的事件及缘由
(一)鲍信之死
(二)报父仇征陶谦归来时
(三)典韦之死
(四)祠祭战殁将士
(五)嘉赞毕谌
(六)陈宫赴死时
(七)悼祭袁绍
(八)任峻之死
(九)爱子曹冲夭亡
(十)感佩先贤
(十一)荀攸之死
(十二)袁涣之死
(十三)庞德之死
(十四)临终托付年幼子女
二 泪水传递出的情感
(一)哭泣传递出的丰富情感
(二)哭泣传递出的真实感情
(三)哭泣传递出曹操心中始终存在着的良善
(四)哭泣的原因和效果不能混为一谈
三 哭泣是他驳杂思想和复杂人性的生动体现
一代枭雄的人性回归
——曹操遗令、遗言折射出的死前心境
一 史籍记载的遗令、遗言
(一)《曹操集》收录的遗令
(二)其他有关史籍收录的遗令、遗言
二 遗令、遗言解读
(一)关于墓地、安葬的要求
(二)陵寝仪式个性化
(三)对姬妾伎女的安排周到
(四)对遗物的处理详细
(五)临终遗言托付幼小子女
三 遗令、遗言反映出的死前心境
(一)从容安排后事,冷静反省自己
(二)关心婢妾与伎人,表现出悲悯情怀
(三)迷恋享乐,不忘嗜好
(四)骨肉情浓,牵挂子女
四 一代枭雄临终前的人性回归
(一)陆机的困惑与伤感
(二)对遗令不涉及国事的理解
(三)临死前回归常人,眷恋人生
报杀父之仇讨伐陶谦
一 与父亲的关系
(一)年少时与父亲关系和谐
(二)挂牵避难中的父亲
二 父亲遭劫遇害
三 “志在复仇”折射出的父子情
曹操与丁夫人、卞王后的夫妻情
一 对丁夫人愧欠终身
二 立倡家卞氏为王后
三 对众姬妾的要求与牵挂
曹操与子女的情感
一 可考子女32人
二 多方面关爱儿子
(一)文治武功的培养
(二)教令中体现的关爱
(三)为儿子封官赐爵
(四)选派良师益友
三 对待养子如亲生
四 女儿的婚配蒙上政治色彩
五 曹冲夭亡和临终托付幼子的悲情
(一)痛哭爱子曹冲早逝
(二)托付年幼子女时的哭泣
六 有情中的无情
.......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作者编著书